激荡60年——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历史简编(4)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2-01-18
四、跨越(2003~2009)
新世纪曙光初照的中国摩托车业,经过行业结构调整,开始实现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由制造向创造的历史转变。高端产品悄然兴起,配套体系日臻完善,产业链初步形成,行业逐步向分散走向集中。
品牌集中度提高
2002年后行业再度进入高速发展期,国有、民营、合资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2003年起,大长江集团摩托车产销量、综合经济效益、上交国家税金连续7年居行业第一,豪爵品牌价格连续5年行业第一,2007年其一家利税就超过整个重庆摩托车业,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在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口号下,行业整合顺势启动。2004年建设成功收购南方雅马哈,组建了株洲建设雅马哈公司,并成立了上海雅马哈建设摩托车销售公司;2006年兵装集团重组济南轻骑,将拥有日欧两系━━轻骑铃木和轻骑标致的轻骑集团归于旗下;2009年兵装集团在重庆成立摩托车事业部,整合旗下嘉陵、建设、轻骑摩托车资源,拟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摩托车集团公司。产业巨头的诞生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加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强势企业鼎立的趋势。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开始成为新的竞争方式,同时也将摩托车企业推向了多元化经营的时代潮流。
产品差异化发展
进入21世纪,世界摩托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大排量、高科技、节能型、环保型摩托车的发展;方兴未艾的摩托车赛车运动亦提升了现代赛车乃至摩托车整体技术水平。行业竞争开始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品质、品牌、渠道、服务等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竞争。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层出不穷: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嘉陵JH600系列车型、力帆LF400太子车、隆鑫LX700ATV、豪爵HJ125电喷天鹰、轻骑QM250GY-B电喷战獒、建设JS150-3(R6)电喷摩托,及多功能装备的宗申皮卡ZS200-60、贝纳利技术打造的新生代摩托钱江ZUE750等不胜枚举。而宗申与意大利比亚乔、隆鑫与德国宝马、银翔与韩国晓星、洛北与瑞典海兰德、济南轻骑与法国标致等的合资合作,也为摩托车带来新的设计元素与时尚风格。
与此同时,摩托车“动力革命”风起云涌,钱江的耐磨、电喷技术,力帆的水冷技术,隆鑫的镁合金、冷门发动机,轻骑铃木的动力升级牌,济南轻骑的GS风暴,宗申的纳米金陶技术,金城的AVIC发动机,天马的天威发动机,嘉陵的133动力平台,建设的YB平衡动力等等,强势企业不断打出专利牌,以期在差异化与核心竞争力上甩开竞争对手。
市场国际化趋势
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境外生产掌控、市场运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中国摩托车产业快速国际化。嘉陵、力帆、建设、金城、宗申等一线企业及一批外向型中小摩企,纷纷利用技术、资金优势到国外投资办厂、建生产线、设办事处等。2005年钱江集团成功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贝纳利公司,开创了中国摩业跨国收购的先例,填补了中国企业在大排量高档摩托车、街车、越野车、跑车等车种上的空白。2009年宗申集团巴西合资公司正式收购巴西卡辛斯基摩托车厂全部股份,并将在位于巴西西北的马瑙斯免税工业区投资设厂。行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一批脱颖而出的零部件企业也进入了世界汽摩巨头的配套体系,万丰、蒂伯格茨、秋田、渝安等均成为各自领域的世界级企业。2005年起,摩托车出口跃上新台阶。
小结:2002年~2009年,是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调整、成熟期。到2008年,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世界第一摩托车产销大国,出口连续8年列世界首位,摩托车产能超过3000万辆。以品质、品牌为主要竞争特点的中国摩托车开始向着由世界大国到世界强国的跨越。时光用清晰的线条勾勒着中国摩托车历史的轮廓,滚滚车轮亦真亦幻,令人目不暇接。60载风云激荡,多少犹新的记忆、难忘的定格、光荣的纪念、追求的梦想!历史已经见证一个世界摩托车大国的崛起,历史必将续写一个世界摩托车强国的辉煌!(完)
来源: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