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摩托车出口遭遇"贫困式增长"怪圈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2-01-18
摩托车是我国重要的机电出口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是世界摩托车生产第一大国,占据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同时凭借价格优势,我国摩托车产品迅速进军国际市场,出口市场已经覆盖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我国摩托车出口仍以中小排量摩托车为主。国内摩托车企业不能只关注产能的不断扩大,更要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及技术装备的应用,走出摩托车行业同质、低价、低利润的“贫困式增长”的怪圈。
工作记者从中国摩托车商会了解到,上半年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543.18万辆,同比增长16.72%;出口金额22.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22%;平均出口单价421.07美元,同比增长9%;出口企业424家,比去年同期减少38家。上半年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数量、金额和出口单价都呈上升趋势,出口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从国家五部委对摩托车出口资质进行管理以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等诸多因素,导致摩托车出口利润率下降,促使企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步伐。
大排量摩托车须挑起大梁
从我国摩托车的出口结构看,主要还是以中小排量摩托车为主。来自中国摩托车商会的统计分析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的摩托车排量集中在125ml以下,其中排量≤50ml的摩托车共出口140.7万辆;100ml<排量<125ml的摩托车共出口217万辆,占出口总数量的40.01%,出口金额9.84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43.06%;大于200ml排量的摩托车出口5.2万辆,仅占出口总数量的0.89%,出口金额0.33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1.8%,出口平均单价为807.11美元。
中国摩托车商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排量摩托车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标志着一个国家摩托车工业综合实力的强弱。我国已经连续13年居全球摩托车生产量第一,连续7年居摩托车出口第一,但是我国目前仍然称不上摩托车强国,究其原因就是大排量摩托车不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拥有中小排量、中低端摩托车产品的生产能力,但我国摩托车企业却不具备自主研发大排量、低排放、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摩托车发动机的能力,而大排量的摩托车的出口恰恰是欧美等高端市场,这也导致了我国摩托车很少进入高利润的大排量摩托车市场。
中国摩托车商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我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技术研发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国家能在政策上如出口退税、新产品开发、公共技术研发等方面对大排量摩托车给予支持,使我国摩托车工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摩企面临生存挑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扬,加之人民币升值、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出口退税下调以及运输、电力不断走高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摩托车生产成本迅速上升,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行业竞争优势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另外,国内摩托车产品研发速度缓慢以及供货渠道、供货质量不稳定,供应商由于原材料、能源价格猛涨而要求提高供货价格,这些因素都令国内托车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企业成本提高的时期已经来临,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国内摩托车企业应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走产品差异化道路,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有关人士表示,国内摩托车企业不要只是关注产能的不断扩大,而要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及技术装备的应用,走出摩托车行业所谓的同质、低价、低利润的“贫困式增长”的怪圈。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一个令人欣慰的变化: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摩托车出口企业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8家,主导出口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强势市场,不再像几年前哪个市场热就涌向哪个市场,企业开发特色产品,使市场各有侧重,进入一个市场就在那里精耕细作,使企业的摩托车品牌在当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贸易壁垒风险不容忽视
今年上半年,我国摩托车出口市场的分布和前几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市场重点从东南亚逐渐向非洲、欧美、南美等地区转移。欧美市场对产品的环保、安全认证要求都很严格,需要国内摩托车产品在性能、质量、技术、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更好的提升。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摩托车出口接连遭遇多项贸易壁垒:土耳其自2006年8月起开始对我国出口的摩托车征收200~300美元/辆的保证金,对某些进口摩托车产品发起一般保障措施调查,对摩托车进口实行非自动许可证制度,受此影响,上半年广东省摩托车对土耳其出口大幅下降50.5%;
有关人士建议,摩托车出口企业应“内外兼顾”,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同时,也要引导国内摩托车生产企业改变生产经营理念,改变“出口导向型”的企业策略,大力开发国内市场。(刘旭)
来源:中国摩托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