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展望之三(08/03/17)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2-01-18
涨价,大势所趋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产品涨价的诱因很多,或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或是产品自身价值量的提升、或是国家政策的影响。从目前无论是国家社会形势还是企业自身发展要求来看,2008年,摩托车产品价格上扬不可避免,而导致价格上涨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制造成本的提高和产品自身的技术升级。
成本优势是近三十年来支撑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大厦的一个重要支柱,正是凭借着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货币成本(近年来,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加上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低廉,使得中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在各方压力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才使各种“中国制造”远销海外。但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物价上涨、房地产市场的膨胀、金融市场的改革以及不可忽视的来自国外的舆论压力,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作为中国制造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摩托车工业自然也不能幸免。
如上所述,“国Ⅲ”标准对产品技术和燃油油品的高要求、国家开征原油税和燃油税等税务政策的调整、物价上涨导致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的突升,从而带来的人力成本和前期投入的增加,这些因素势必都会促使摩托车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再加上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严重负担的监管成本和外部成本,长期以来我们“引以为荣”的成本优势正逐渐被消蚀和弱化。而作为价值物质载体的产品,其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成本投入的“载体”,增加的成本最终会被转嫁到有形的产品上。
无论是出于寻求自身更高发展方面的考虑,还是基于“国Ⅲ”标准施行等外部形势,2008年,技术升级无疑会成为广大摩托车生产厂家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为应对新的排放标准而对发动机的改进、其他如车架、外形设计等生产技术的突破、新核心技术的研发等这些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同样,这些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最后还是会通过摩托车价格的提升而体现出来。当然,正如前文所说,所有这些最终还是要摩托车产品的消费者━━广大的摩托车用户来“买单”。
产品,推陈出新成主流
“仿制”、“抄袭”是我国摩托车行业长期以来的一块“诟病”,并由此引发了不少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纠纷,为此,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吃了这方面的“哑巴亏”,毕竟我们理亏于人。我们不妨看看大街小巷,尽管摩托车种类繁多,外观差异很大,但内行一眼就能看出,任它千变万化,无非是“本田”、“铃木”、“雅马哈”八十年代生产的摩托车在中国的翻版罢了,中国摩托车企业生产的种种车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据资料显示,每年新近上市的摩托车中,仿制品占85%以上,两家摩托车企业的同类产品其外观重复率近50%,所不同的只是局部和细节的改变。有人也许会问,如今日本的“四大家族”当年不也是靠仿制欧美摩托车起步的吗?但是,我们是否曾想过,日本“四大家族”并不是为了“仿制”而“仿制”,而是借鉴了欧美先进的摩托车技术后锐意进取,且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们呢,从“仿制”中,我们学到了什么?难道说还是“仿制”吗?沉痛的现实让我们警醒,中国的摩托车工业要想真正走向强大,还得痛定思痛,在学习和借鉴中,不断否定自我,勇于创新,直至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中国造”。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行业内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宗申集团斥巨资打造的“赛科•龙”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新近推出的宗申“进取”和“追求”等车型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该计划的其他车型也在加紧研制当中。另外,以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雅马哈等为代表的合资企业和以大长江、嘉陵、建设、济南轻骑为代表的主要本土品牌也在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新年伊始,推陈出新俨然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流。值得一提的是,二线品牌产品的差异化愈发明显,如鑫源主攻越野车路线,飞鹰、望江强化个性化产品等,在常规产品被几大巨头牢牢把持的形势下,二线品牌趋于个性化、“见缝插针”、实行分众化经营亦不失为一个稳妥的生存发展之道,且为整个行业增添了多元化的色彩。(待续)
来源:摩托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