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双破2500万辆:2007年摩托车工业形势分析(08/02/18)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2-01-18

( 2008年2月18日 )

 2007年,我国摩托车工业在国家宏观经济较快增长的大环境下,整体呈现平稳发展,摩托车产销、出口和企业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摩托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销量双双突破2500万辆,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产销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国内摩托车需求进一步增加,摩托车企业在有效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有力地带动了行业产销的增长。另外,近两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摩托车行业的整顿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行业行为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使摩托车行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公平理性,大企业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据中汽协会统计,2007年全行业摩托车生产完成2544.69万辆,销售完成2546.80万辆,同比增长16.02%17.07%。其中,二轮车生产完成2423.18万辆,销售完成2425.66万辆,同比增长15.20%16.26%;三轮车生产完成121.50万辆,销售完成121.14万辆,同比增长35.10%36.08%,三轮车产销在上年度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

    从季度产销情况看,一季度产销547.83万辆和546.90万辆,二季度产销652.90万辆和654.80万辆,三季度产销629.56万辆和634.20万辆,四季度产销698.51万辆和697.53万辆,四季度产销明显好于前三季度。

    从月度产销情况看,2007年上半年摩托车产销一路走高,6月达到今年以来的第一个高峰,7月以后产销出现回落,直至11月产销再次冲高,12月达到今年以来的月度最高峰值。

    出现这种走势的原因除了受节假日、供求关系、季度性调整等因素影响外,摩托车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也是影响这一走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110ml首次超越:100ml位居排行榜的第二位

    50ml100ml110ml125ml150ml五种排量二轮车仍然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但需求结构发生微妙变化。

    2007年,全行业摩托车产销的主格局并没有发生改变,50ml100ml110ml125ml150ml五种排量二轮车仍然是市场需求的主体。2007年,在摩托车各排量产销中,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为125ml110ml100ml150ml50ml二轮车。其中,125ml产销1163.34万辆和1170.94万辆,同比增长7.87%9.83%110ml产销368.09万辆和369.03万辆,同比增长29.51%31.91%100ml产销330.50万辆和329.54万辆,同比增长2.78%2.43%150ml产销233.90万辆和232.13万辆,同比增长27.52%28.17%50ml产销213.55万辆和211.96万辆,同比增长52.26%50.52%2007年,上述五种排量累计产销2309.38万辆和2313.60万辆,约占摩托车产销总量的90.75%90.84%

从需求结构来看,近年来110ml125ml150ml三种排量摩托车需求逐年上升,而50ml100ml摩托车大体呈相对比较稳定的水平。2007年,110ml首次超越100ml位居排行榜的第二位。

    由于摩托车国内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摩托车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农民朋友更看好品牌好、动力性能强、性价比较高的中高排量摩托车,以满足他们既可以代步、又可以作为运输工具的目的,这是近年来110ml125ml150ml三种排量摩托车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从摩托车出口情况看,上述五种排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出口,其中50ml100ml出口量占有较高的比重。

    出口增长较快,增速放缓

    近年来,随着国内摩托车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禁摩、限摩范围的不断扩大,摩托车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在有效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摩托车出口量占当年销售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摩托车出口成为带动行业产销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是2005年、2006年两年间,我国摩托车出口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进入2007年,尽管受到摩托车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摩托车出口依然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但和2006年相比,出口增速有所放缓。

    据中汽协会对全国91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2007年,全国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出口摩托车816.96万辆,同比增长24.55%;摩托车出口量占当年销售量的比重达到32.08%,比2006年提高1.93个百分点,出口增速比2006年下降了16.56个百分点。

    从摩托车出口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05年出口贡献率为11..64%2006年出口贡献率为52.71%2007年出口贡献率为43.37%。可见,2007年摩托车出口对行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所弱化,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内需水平进一步提高。

    从季度出口情况看,一季度出口153.59万辆,二季度出口214.81万辆,三季度出口209.09万辆,四季度出口229.11万辆,四季度出口高于前三季度。

    从月度出口情况看,上半年,摩托车出口一路走高,6月出口达到80.25万辆,是2007年以来月度出口的第一个峰值,7月以后出口回落,直到11月出口再次回升,12月达到89.31万辆,是2007年以来月度出口的最高值。

    从各排量出口情况看,2007年,摩托车整车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种为125ml100ml50ml110ml150ml。其中,125ml出口262.73万辆,同比增长22.41%100ml出口161.90万辆,同比增长2.01%50ml出口122.75万辆,同比增长55.06%110ml出口110.94万辆,同比增长40.67%150ml出口86.11万辆,同比增长40.21%。可见,除100ml小幅增长外,其他四种排量出口均实现了较快增长。2007年,上述五种排量累计出口744.43万辆,约占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总量的91.12%

    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总体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2007年,随着摩托车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摩托车生产企业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全行业经济效益状况总体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据中汽协会对全国113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指标月快报统计,2007111月,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12.26亿元,同比增长22.28%;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916.70亿元,同比增长25.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8.81亿元,同比增长26.94%;实现利润总额26.81亿元,同比增长46.28%。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0.10,比上年同期提高19.09点。

    从各项指标的历史资料对比来看,2007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值、销售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及增长速度均达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2007111月,摩托车生产企业利润总额继续保持上年度高速增长的态势。影响利润总额快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上升,厂家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抢占市场,创规模效益;二是通过有效控制投入产出,使成本费用利润率保持较高水平;三是企业可能获得部分财产性收益。

    2007111月,摩托车生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8.81亿元,同比增长26.94%。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98.24亿元,同比增长29.00%;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4.08亿元,同比下降10.88%。可见,成本增长高于收入增长,原材料、能源及运费价格的上涨仍然是制约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2007111月,摩托车生产企业营业费用34.71亿元,同比增长16.35%;管理费用32.35亿元,同比增长13.67%;财务费用7.27亿元,同比增长67.89%。三项费用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18%,比上年同期下降0.57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的有效控制也是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从企业亏损面来看,在参加汇总的113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中,亏损企业占38家,企业亏损面为33.63%,亏损面比上年同期上升7.21个百分点。

    骨干企业依然是带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7年,全国摩托车产销增长16.02%17.02%,其中,摩托车骨干企业对行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比较突出。产销排名前10家企业完成产销1512.19万辆和1513.76万辆,同比增长16.22%16.96%;前10家企业销售量占全行业摩托车销售总量的59.44%,对销售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12%,拉动行业增长10.09个百分点。从企业盈利情况看,2007111月,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家企业中,有9家盈利,1家亏损,亏损企业比上年减少1家;前10家企业利润总额累计21.72亿元,同比增长57.28%,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从企业市场占有率情况看,2007年,摩托车骨干企业市场占有率比上年略有下降,产销排名前10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59.44%,比2006年下降0.05个百分点;10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上升,5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

    总体来看,2007年,我国摩托车工业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摩托车产销、出口和企业经济效益等各项主要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对行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2008年,随着国3排放标准的进一步实施,摩托车生产企业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作者:佚名20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