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管高标 摩企谁能迈过这道门槛(07/12/27)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2-01-18
1、
2、国家发改委强制所有摩托车企业在
3、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联合下发规定,要求从
4、从
行业管理和产品技术方面的这四道门槛,对企业来说,具有着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据了解,要通过3C认证,摩企光额外增加的费用超过100万元。在强制性认证开始实施时,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净化当下摩托车行业鱼龙混杂混乱状况的大好时机,当时的200多家目录内企业(不包括据说还有上百家套牌、拼装的地下工厂)肯定有不少小企业面临出局和淘汰,然而,强制性认证实施的结果,却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几乎所有的目录内摩托车企业通过了这项起初被认为严格的门槛。
到了2003年年底,强制性认证暂告一段落,未等摩企松一口气,《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接踵而来,办法对摩企获得生产准入资格设置了六个难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遵纪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摩托车产品符合国家相当技术要求;具备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具备设计开发能力;具有必备的检测能力。这个办法与3C认证相比,显然是需要企业拥有相当的规模和技术实力。企业要顺利通过准入,不但要有自主研发能力,还要增加检测设备,这样一来,费用也在1000万元左右,这对小型摩企来说无疑是个很沉重的经济负担,结果是28家企业首批被撤消公告。
如果企业通过努力还能通过强制性认证和生产准入,那么“一车一证”制度的实施就是个更严峻考验。因为在整个摩托车行业中,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偷逃税现象十分普通,甚至可以说,有相当一些民营企业是靠偷逃税发家的。据有关人士估计,在“一车一证”实施之前,一些民营企业偷逃税的比例大约占整个应纳税的1/3左右,甚至更多。
这里引用一段记者的调查:在“一车一证”没有实施之后,摩托车行业有90%以上的企业都没有依据有关纳税的法律法规交足税款。国家规定消费税比例10%,但是整个行业的实际征收的结果5%也没有达到。记者在大市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一些中小私偷逃税最高的比例达20~30%。
对排量250毫升(含250毫升)以下的摩托车,按3%的税率征收消费税;对排量超过250毫升的摩托车,仍维持10%税率不变。消费税调整后,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地说“一车一证”制度已经完全有效堵上了利润黑洞,但由于“一车一证”制约,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偷逃税现象的漫延,断掉了许多企业的利润渠道。这对于许多民营企业来说,生存的难度加大,危机仍然存在。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一车一证”的实施使所有的摩托车企业都站在了平等竞争的起跑线上,这对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
四道门槛中,欧II排放标准的执行,对企业来说则是一大难关。顺应世界环保化进程,我国势必采用日趋加严的排放技术标准。这对于摩托车企业来说必须解决两大难题,一是技术问题。另一是成本问题。对于大的企业来说,这些还不算太困难的问题,但对于主要靠低价策略占据市场的中小企业而言却是生死关头。由于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经过测算,转嫁在每辆摩托车上的成本增加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如何在市场日趋成熟的情况下消化这些成本,这实在是个捉襟见肘的选择。
而按照计划,在2008年之后我国将执行欧III标准,这是个更高的门槛,随着设备和技术能力的升级,需要增加数百万元的设备投入,转嫁在每辆摩托车上成本将是执行欧II排放标准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据称达到500~800余元。技术与成本的双重压力下,淘汰相当一部分中小小企业在所难免。
一道道难难关,犹如运动场的一道道跨栏,在每次淘汰赛中,总有一部分企业倒下。这是对一个企业严峻的考验,也是任何一个行业走向规范、成熟、实现优胜劣汰的必然趋势。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这场强者与弱者的较量中,一些中小企业,即使不被政策淘汰,也很难逾越越来越高的技术门槛,即使勉强跨过技术门槛,也支撑不了多久,政策和技术的趋严不过是加快了它们的死亡速度。真实的死因,还在于这些企业的自身的实力无法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比拼下去。当然,还有一些机会仍然属于具备相当实力、有可能迎头赶上的摩托车企业。
不可否认,今后摩托车行业技术法规趋严是大势所趋。技术专家为摩托车企业指出了一条道路:企业要积极研讨摩托车技术发展趋势,从电喷技术、排气催化技术、代用燃料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技术、高速、高功率与可变技术组合、联合防抱死制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着手,努力使摩托车产品朝着新颖、完美、安全、快捷、环保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激烈的技术装备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保护环境出发,台湾的摩托车技术法规更加严格。
[范例]台湾实施摩托车五期排放新标准
近日,台湾“环保署”正式实施摩托车第5期排放标准,要求新出厂的摩托车都必须采用电喷发动机,售价比传统摩托车贵出五、六千新台币。目前,已有4家企业取得第5期排放标准的合格证。
新标准实施之后,台湾将成为全世界摩托车废气管制最严格的地方,标准远比美国、欧盟和日本高。据悉,台湾每年摩托车销售量约50余万辆,目前保有量达1300万辆摩托车,每年要排放21万吨的一氧化碳,占了总移动污染量的15%。碳氢化物污染更为严重,占总移动污染量的38%。
来源:摩托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