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燃机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2-01-18

( 2006年5月19日 )
中国内燃机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在第7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上,记者就人们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理事长倪宏杰。
    《中国汽车报》:参观了这届展会,您认为今年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
    倪宏杰:今年还是有些新东西,我觉得我们企业的技术进步还是很快的,欧Ⅳ发动机推出来了,欧Ⅲ发动机稳定了,天然气发动机也形成了一定的量。上一届欧Ⅲ刚刚推出来,现在欧Ⅲ都形成商品了。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已经跟上了国家的排放时间表,而且有些超前了,说明我们企业的自主开发意识大大增强了。在这届展会上,外国公司和外国人也都比以前多了,说明中国的柴油机技术已经跟国际水平接近了。
    《中国汽车报》:我发现在这届展会上汽油机还是不多?
    倪宏杰:是的,在历届展览会上,汽油机都比较少。我国的汽油机大都以进口或者引进技术生产为主,一般不来参展。在这届展会上,我们已经能看到本土的汽油机了。这说明我们在汽油机技术上也在努力。汽油机也会发展起来的,但还需要时间。过去国家对柴油机厂支持力度相对小,但从现状来讲,反而自主能力起来了。其原因是企业不得不靠自己发展,不搞自主研发不行。在汽油机方面,国内起步相对晚,但现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江淮,奇瑞都开发出了汽油机,实际上各个企业都在“动”。发动机开发周期比较长,开发出来还要台架试验、上车试验,没有两三年不行。因此,几年以后我们会看到更多汽油机的技术成果。
    《中国汽车报》:在玉柴的展台上,除了欧Ⅳ发动机以外,还有一个亮点:轿车柴油发动机。您怎么看这个领域的发展?
    倪宏杰:除玉柴以外,云内也开发出轿车柴油发动机了。国家应该发展柴油发动机,但是政府部门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包括陈清泰在内的不少学者都撰文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柴油发动机是国外很成熟的节油技术,一些发达国家的使用比例为40%到50%,这样的技术应该首先推广。我认为,政府在这个领域应该更多地支持企业研发,将产学研结合起来。
    《中国汽车报》:从此次展会的情况看,我国内燃机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已经拉开档次了,您认为,未来几年内这样的格局会改变吗?
    倪宏杰:今后这几年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不仅仅是玉柴、潍柴、锡柴等公司竞争,实际上还有国内和国外的竞争,比如康明斯已经在我国全面铺开了,康明斯跟东风要开发13升的发动机,和陕汽要开发11升的发动机,跟福田要开发2.8升、3.8升的。以前,康明斯没有进入重型发动机领域,但显然,它在未来将可能与玉柴、潍柴、大柴等国内重型发动机企业形成竞争关系。现在的康明斯还没有形成气候,3年以后厂建起来了,5年以后形成批量,对竞争格局有什么影响就很难说了。另外雷诺项目进展很慢,但总有一个结果;沃尔沃项目暂停了,但沃尔沃不会放弃中国市场,所以重型车发动机厂应该有心理准备,除了与国内竞争,还要面对国外品牌的竞争。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首先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一搏。竞争这个东西回避不了,况且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他们的优势是资金、品牌,但我们的企业对中国市场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成本低,而且拥有庞大的维修网络,随着这几年开发能力和配件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但是结果怎样,还是要由市场来检验。
    《中国汽车报》:刚才我们谈的都是一些可喜的情况,内燃机领域是不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呢?
    倪宏杰:问题是有的。一个问题是,到现在为止,欧Ⅳ的技术路线还没有确定。现在,玉柴用的是尿素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在国外,还有另外一种技术路线是,增加EGR(废气再循环)系统。这两种技术应该说都是成熟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公司走不同的路线。我认为,我国走什么路线不宜下结论。但它们各有优缺点。EGR系统对油品要求高,我国的柴油油品目前难以达到,而SCR也有自己的问题,尿素怎么加?如果加油站提供尿素,那么这个事谁来管?是管尿素的化工部门,还是管柴油的石油系统。总之,包括设施建设等相关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来解决。另一个问题是外资问题。发动机企业合资比例现在不受限制,我想这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不利。发动机作为汽车最重要的关键总成起码应该跟整车以及底盘一样受到保护。另外,在零部件领域,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外资公司控股或者吞并行业排头兵的情况,我认为,对于这样的问题要分情况区别对待:一些非关键的零部件领域被外资垄断,其实也未必会影响产业安全,但是电控燃油系统等技术如果被外资垄断,后果就比较严重,因此,高科技的电控零部件领域在引进项目的时候应该在合资比例上设限,尤其应该保留电控零部件企业的研发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